站立位或坐位,吸氣,兩腿合龍並夾緊,雙腳跟提起,同時用力提肛​片刻,稍候雙腳跟著地;呼氣,雙腳根放下、放鬆肛門。一回反復1​2次,共⋯⋯10回。踮腳提肛能治多病尤其對脫肛、便秘、痔瘡有防治作用267642_10150307685392174_161315267173_9198355_684358_s.jpg

realmanc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腰腹處於人體樞紐位置,對上下消化道影響很大。適當進行腰骶部活動,可以促進胃腸蠕動與消化液的分泌,治療便秘。

早晨起床後做幾個簡單的轉⋯⋯腰運動,就可以軟便有效改善便秘。轉腰時間最好放在早晨做,空腹時最好,做完後再喝一杯溫開水。堅持半個月後,效果就會很明顯了。

具體方法是:兩腳分開站立,與肩同寬或略寬於肩,兩手臂自然下垂,上半身保持正直,腿、膝伸直不能彎。先將腰向左側送出去,然後再往前、右、後,順時針轉圈;同時用五指提筋腹部帶脈,整個過程要慢,雙肩不能動,雙膝不能彎,慢慢轉上100圈,再逆時針轉100圈。做動作時要慢要連貫,且呼吸自然,全身放鬆。剛開始做時可以先左右各轉20圈,再逐漸增加圈數。268578_234263513258199_100000236551050_879913_2467389_n.jpg

realmanc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推背:自上而下,推至腰部,可以啟動這些免疫細胞,達到疏通經絡、流暢氣血、調和臟腑、祛寒止痛之目的。
✿捏脊:用雙手食指和拇指從尾骶⋯⋯骨開始,將皮膚輕輕捏起,然後將皮膚慢慢地向前捏拿,可健脾養胃,使人胃口好轉,面色紅潤,並可防治營養不良症的發生發展。
✿捏腋:腋窩部蘊藏著豐富的血管、神經、淋巴結,可以加速神經體液獲得更多的氧氣和養分,提高肌體的抵抗力,預防多種疾病的發生,尤對腦、心、肺最為有益。
✿摩腹:搓熱雙手,手在臍腹周圍,按順時針方向繞臍摩腹數十圈,改善胃腸功能,能夠防止和減少腹部脂肪的形成、堆積,是減肥的一劑良方。185697_10150118336572235_195204082234_6342986_1559462_n.jpg

realmanc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名14歲少女日前發現,穿內衣或背心時,右邊肩帶總是滑落,懷疑是習慣右側背書包導致。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潘俊伸提醒,肩帶自然滑落表示肩膀傾斜很大,有可能已脊椎側彎,最好快就醫檢查,可先到小兒科,復健科或骨科也行。
發育中青少年若有兩側肩膀低不一情事,最好就醫檢查
擷取d.PNG圖片12.jpg

realmanc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病痛不是壞事,而是身體發出的訊息,
  它提醒我們需要休息與調整,
  它提醒我們身體需要好好地被照顧,
  並滿足其基本的需求,
  它也提醒著我們要注意「身體」每個當下的運作狀態。

  「病痛」是人體天然的警報系統,
  沒有疼痛的能力,身體無法保護自己,
  也無法得到適時的調整;
  藉由疼痛的感覺,
  感受身體的存在,也感受身體的運作方式,
  進而傾聽身體的內在節奏,
  重新尋找一個和它工作的方式。

  真誠地面對自己的「身體」,
  謙卑地面對「病痛」,
  並以微笑來接受「病痛」帶給「身體」的衝擊,
  自然而然,你會知道該如何來面對身體,
  進而面對自己。

  「身體」是什麼?「病痛」又為何?帶著病痛或殘破的身體,是上天給我們的處罰?還是一個人存活下來的另一種磨鍊和挑戰?你是個倒楣、可憐的不幸者?還是擁有了一個認識自己、和自己更親密互動的最佳機會?一念之間,存乎個人。與其怨天尤人,忿恨不滿,還不如重新體認自我對待「身體」的態度,以及學習如何面對「病痛」帶來的不適。能夠坦然地面對自我的身體病痛,放下抱怨與自艾自憐,才能夠真正靜下心來傾聽身體,了解疼痛的原因,進而尋找一個和它相處的新模式;如此,也就能逐漸清楚地了解自己,更欣然地面對自己,走這一生。

價值觀扭曲──物化的身心

  在資本主義的充斥下,人們不斷地要求身體物質上的享受、感官上及欲望上的滿足,甚至身體上的強烈刺激,往往使得身體最深層的內在感覺被干擾、被困惑,體內細微的需求被忽視,而最原始的動作本能也被遺忘。在文明科技的發展下,電燈的發明使得二十四小時都可以是白天,許多人不自覺地進入了日夜顛倒的生活型態,身體的內在節奏與生理時鐘完全被攪亂,身體基本的修復能力被破壞而不自覺;尤其,電腦科技的高度發展,人們長時間依賴電腦的工作模式,造成身體僵硬在固定姿勢上所帶來的疲勞與不適。

  在這種身體活動逐漸減少,而基本體能與生物功能急速退化的情況下,不僅壓抑了身體原有的內在律動,更阻斷了身體對內與對外的覺察能力;逐漸地,「身體」成了人們機械性操作的工具,不斷盲目無知地濫用它。「身體」只是人們追求名利的手段,由於世俗美感的潮流,身體也被無情地摧殘與破壞,充斥於改造身體的相關工業中,包括整容手術、化妝品、塑身減肥、流行服飾、色情交易和健身,持續地切斷了人們和身體之間的親密聯繫;在商人的操弄手段下,身體已成為賺錢的重要工具,人們已被嚴重物化而不自覺。

  而學校的教育,仍著重於智育的增強及考試能力的提升,雖然老師們已盡可能地提供了更多元的學習內容和策略,但還是以知識的灌輸為主,指導孩子們認識外在世界的各種文化、規範、現象與知識,卻沒有機會讓他們學習認識內在世界的自己及引導他們了解自我的需求是什麼。

  雖然,學校安排了「健康與體育」課程(這是學校教育中唯一直接有關身體教育的課程),但我們的身體教育卻是失敗的。體育課中,似乎只在乎身體的基本體能或運動能力好不好,運動技術的學習與表現棒不棒,運動技能測驗的成績有沒有達到標準,而始終沒有提供一個適當的課程內容教導孩子們認識自己的身體,體會自己身體的感覺,學習如何和自己的身體相處,以及如何藉由身體表達自己。

  換句話說,我們並沒有真正地落實「身體」本身的教育,卻只有外在運動技術的教學。如此,對無法達到基本體能標準的要求、運動技能表現或考試不佳的孩子們而言,對自己的身體能力是沒有信心的、是挫折的、是失敗的……。於是,「我的運動能力不好」,逐漸變成「我不會運動」、「我不會動」……,愈來愈不喜歡動,就是體力愈來愈差,當然,也就愈來愈不想動。結果,身體運動的經驗是辛苦的、是訓練的、是失敗的,是被處罰的……。這種負面的身體經驗,深深地影響了他們一輩子對身體活動的習慣及好惡,也形成他們對待身體的負面態度。

以身體為師── 身心學的興起

  由於商人的操弄、媒體的操作,以及學校教育的忽視,身體存在的價值和意義被扭曲了,人們逐漸迷失了身體,也迷失了自己。然而,許多藉由身體探索而解決了自己身體病痛的人們,卻在世界各地開始提出「以身體為師」,學習傾聽身體的法則與原始律動,了解與身體溝通的語言及形式,而發展出許多方法。他們藉由身體重新認識自己,並從了解自己,進而更喜歡自己且接受自己的身體,甚至面對自己的病痛。他們一致強烈地呼籲:「該讓富有心靈與智慧的身體(mind body, the thinking body, body knowing)抬頭說話,讓『身體』與『心智』合而為一,互為主、副,並共同合作。」也藉由許多實際操作的身心技法(somatic approach),提供人們與自己身體工作的管道,逐漸形成身心學(Somatics)這個新領域。

  身心學(Somatics)的興起,基本上就是源自於個人為了解決自己身體上的一些問題、病痛,或是對身體現象的好奇,進而對自我身體的重新探索,隨著不斷體驗的過程和經驗的累積,逐漸形成了許多不同派別的身體療法和技巧。例如:奧地利演員兼歌劇家亞歷山大先生(F. Matthias Alexander, 1869~1955),在他表演生涯的最高峰時期,患了慢性喉炎引發失聲的現象,在求醫無助的情況下,轉向內在自我觀察和探索,進而在自我治癒慢性失聲的過程中,發展了「亞歷山大技巧」(Alexander Technique),此技巧針對頭、頸間的關係,以及脊椎排列位置之調整有很好的效果,逐漸廣泛地運用於音樂家、舞者、演員和一般人的身上,作為調整與治療身體的良好技法。

  另外,歐洲新體育教育家金德樂女士(Elsa Gindler, 1885~1961),也是透過自我探索的呼吸方法治癒了自己的結核病,而她的方法則發展成今日有「西方禪」之稱的一派身心調和技巧,稱為「感官復甦」(Sensory Awareness);而物理學家費登克萊斯先生(Moshe Feldenkrais,1904~1984),則因踢足球造成膝蓋受傷的問題,在重新面對疼痛,尋找身體使用的機轉後,發展出他獨特的身心技法──「功能整合」(Functional Integration)和「動中覺醒」(Awareness Through Movement)。

  這些不同的技巧隨著個人的需要和因應社會變遷的需求,逐漸走向百家爭鳴、各放異彩的局面。最初,人們對這些另類的身體教育和治療方法有許多不同的稱呼,如:身體療法(body therapy)、動作治療(movement therapy)、身心整合(body-mind integration)、身體工作(bodywork)、手療工作(hands-on work)及身心技巧(body-mind technique or approaches)。直到一九七六年,Thomas Hanna根據這些不同技巧的共通性,整理出其基礎理論,界定了這個重視身心整合、強調由內在去經驗身體感受(experience from within)以了解身心現象的研究學門是為身心學(Somatics),並發行了此領域專有的雜誌:Somatics—Journal of the Bodily Arts and Sciences。於是,各派身心調整及身體療法技巧的發展者,逐漸有了共識,而形成新興的研究領域。

覺察反省,活在當下── 身心學的基本精神

  在身心學者的理念中,人類的身體是有智慧的,而人體的動作有其深層意義──每個人行為和動作的呈現,均有其潛在之意圖。因此,透過身體動作實際操作的體認,人們可以重新反省個人內在意圖,學習與了解到「我是誰?」「我到底有何需求?」「我在追尋什麼?」「我是否能操控我自己?又是如何掌握我自己?」於是,回到身體為原點,體會和反省自我的動作經驗、內在的感受和需要;能夠開發身體覺察,重新體知身體的使用方式,做自己的主人。在探索身體的過程中,找到真實的自我,並能學習終其一生享受生命當下的每一刻,這些都是身心學理論和身心技巧實施的基本精神。

  身心學的提出,就是要喚醒人們重新用一個新的觀點與態度來面對「身體」,它不僅是人們口中的臭皮囊,或是人們眼中的漂亮身材,而是一個充滿智慧、有感知的、能夠自行運作的、不斷地動與改變的有機體。當人們對待「身體」的態度改變了,就能逐漸以一個完全不同的心態來面對「身體」的各種現象,包括「病痛」的存在。

  身體的功能喪失,必有其形成的原因(通常是內在的節奏被破壞、身體使用的方式不當、過度的摧殘……),而如何找到身體內在的節奏,重新尋得其運作的律動模式,活化其功能,就得要向身體內在探索,以「病痛」為師,才能根本地解決問題

文╱國立台東大學身心整合與運動休閒產業學系教授.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身心學博士.
   Body-Mind CenteringR 合格動作調整師.
   Polestar Pilates國際合格之指導員.
   GYROTONICR & GYROKINESISR 國際合格之指導員.
中台武術館武術教練 劉美珠


realmanc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時報 馮惠宜台中報導】

 騎腳踏車不但要依各人身高、體型選擇適合的代步車,專家建議腰椎與薦椎,最好保持仰角五到七度,也就是盡量採取自然的姿勢,不要太過於突出,把手與座墊的高度也要適當,而且輪胎胎面不要太細,輪胎的直徑不要小於十六吋。

 專研運動傷害的台中澄清醫院復健科主任蔡永裕指出,依據統計,腳踏車造成的非創傷型運動傷害,以腰椎壓迫為第一位,原因就是坐姿不良。

 蔡永裕建議腰椎第五節與薦椎第一節,最好保持仰角五到七度,這時腰背可保持較輕鬆、受力較小的情況,騎久了也不會有腰痠背痛的情況發生。另外,座墊高度要適當,座墊應調整到坐上去時,腳可以平踩到地的高度,如騎遠程,坐墊材質要柔軟。

 他強調,選擇腳踏車時,輪胎胎面不要太細,因為輪胎有避震作用,胎面太細易造成椎間盤震盪累積性傷害;騎車時,手肘最好放鬆、適當彎曲,不建議打直
8q.PNG

realmanc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脊椎有問題的7個信號#①鞋後跟常被磨得高低不平;②頭部總不自覺地偏向一側,一條腿總想搭到另一條腿上,不留神時走路時身體總向一側傾斜;③不能十分舒適地進行深呼吸;④下頜時常發出“哢噠”聲;⑤頸部、背部發出嘩嘩聲;⑥精神不能很好地集中;⑦常閃腰、岔氣。
222349_198898030152466_137804452928491_484763_4311445_n.jpg

realmanc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記者詹士弘/雲林報導
如果有肩膀一高一低、經常腰部或肩部單邊痠痛問題,請不要輕忽,這可能是長短腳所衍生的後遺症。
若瑟醫院復健科醫師葉怡嘉表示,有7到8成的民眾有程度不同的長短腳現象,如果差距明顯且長期輕忽,久而久之,可能得換人工關節,如果能早日治療,可防患於未然。
葉怡嘉指出,足部問題通常在兒童時期就已形成,只是症狀多在成人後才發生。依臨床統計顯示,有高達7到8成的民眾都有長短腳,因而造成身體不平衡,人體因此產生代償作用,衍生脊椎側彎、O型腿、骨盆側彎,雖然不一定會影響行走或日常生活,但年齡增長,單邊腰痛、肩痛,甚至膝關節或髖關節痛就會產生。
足部矯正的黃金期是在生長板未癒合前,葉怡嘉說,在兒童成長時期,較有機會將彎彎的腳變直,也可以透過醫療用量製鞋墊,改善狀況;若等到成年後,骨骼已經定型,能給予的是減壓及支撐方法。
葉怡嘉說,目前改善足部問題的方式,除透過運動,強化肌肉強度,減輕症狀外,另透過拉筋運動,也可減少疼痛,現在還有專為患者量身製作的醫療特製鞋墊,可補足長短腳的落差,強化對足部的支撐。
由於長短腳易被輕忽,等出現後遺症時,往往症狀已無法改善,有些人還得被迫裝人工關節或長期吃止痛藥;如能早期發現和治療,可以減少日後成人期足部或膝部變形,及退化性關節病變的發生。

realmanc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照目前的時節是應該進入春天的季節了,但在全球天氣不穩定的影响下,突然的低溫還是會出現,最近突然多了很多落枕的個案,提醒大家要保軟暖,多做一些伸展的運動,使身上的氣血不至於停滯,身上的筋不至於縮緊..181054_191602357535563_100000574010452_654956_13655_n.jpg 你是否曾經一覺醒來,發現某側肩頸特別僵硬,無法轉動,只要頭一轉動就令人疼痛難耐,造成一整天的不適,甚至影響到工作和學習效率,這就是俗稱的「落枕」。就字面上而言,落枕就是睡姿不良所引起,其實它就是學理常聽到的「頸椎椎間盤突出」。
其實頸椎相較於胸椎、腰椎,活動度大,所承受的壓力也不小,一不小心就可能造成類似落枕的現象。落枕不一定只有睡姿不良才會引起,不論是電腦桌前彎腰駝背太久,或者是脖子夾著電話滔滔不絕,都是因為長時間頸椎處於一個壓力較大的位置,造成椎間盤輕微的突出,去壓到後面硬膜、神經,而造成這些症狀,僵硬、疼痛難耐。多好發於單側,遍及頸、肩、膏肓等部位,頭轉向某處更是造成劇烈疼痛,因此頭常常會傾向不痛那邊。
落枕的劇烈疼痛感通常會維持個兩三天左右,一個禮拜之後就會自行恢復。如果有此種情形,在家裡,可利用熱敷包或熱毛巾敷在脖子上,然後慢慢旋轉到患側邊,轉到患側盡頭時,再輕輕的做小角度的震動。或許過程會有點不舒服的感覺,但不要感到疼痛。持續此動作約5分鐘之後,會發現角度變大,也變得比較舒服些,之後並尋找專業復健科協助,進行電療、熱敷、牽引,或徒手治療,症狀更能減緩許多。不建議尋求非專業性之按摩或推拿,有時反而會使症狀更惡化。

至於如何預防落枕的情形發生?必須慎選枕頭。枕「頭」枕「頭」,其實應該是要枕「頸」才對,且多數人也會將枕頭墊在肩膀看電視、看書之類,對脊椎壓力也很大。「高枕無憂」這個說法也是錯的,睡越高的枕頭反而頸椎沒休息,還負荷更多。至於乳膠枕或記憶枕,也要因人而異,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枕頭挑選就是要躺著的時候,下巴剛好會維持一個後縮狀態,頸椎的弧度也能有支撐,並軟硬適中。

最近寒流一波一波,天氣越冷,人體機制為了取暖,容易瑟縮一塊,頸椎處於不正常的位置,又加上睡眠時間長,就容易發生落枕等現象,所以頸椎的保暖更為重要。

最後,再次提醒,落枕是一種惱人的病症,但其實平時只要多注意,規律生活,多做一些頸椎伸展運動,並遵循上述的幾個要點,就能遠離落枕。一旦有落枕等現象,尤其10幾天症狀尚未減輕,且還伴隨手麻等症狀,一定要尋求專業復健科的協助,辨別診斷並治療,不要因小而誤大。
(作者為台中市愛鄰復健科診所物理治療師)

realmanc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要預防肩頸痠痛、疼痛,平常千萬不要老彎腰駝背。雙和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陳弘洲提醒,彎腰駝背容易引起肩頸痠痛、疼痛,且不要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如低頭、仰頭等,最好每卅分鐘就變換一下姿勢,起身動一動、走一走。


陳弘洲醫師建議,平常要盡量避免頸部前後用力,或快速甩頭、長時間負重,以免對頸椎造成壓力。如果確診為肌肉問題導致慢性肩頸疼痛,可以熱敷幫助舒緩不適,但有局部紅、腫、熱、痛等發炎現象,則不宜熱敷,這時就得冰敷。


養成規律運動習慣也可以幫助減緩、預防肩頸痠痛、疼痛,進行全身性流汗運動,如有氧運動、打球等,有助提升全身肌耐力,肌肉有力量,就可減少肩頸痠痛、疼痛發生機率。


陳弘洲醫師補充,平常工作一段時間,可以輕輕轉轉脖子、轉轉頭,速度不要太快,順時針轉五圈,逆時針轉五圈,幫助放鬆肩頸肌肉。


肩頸疼痛患者若發現休息過後,反而更不舒服,或者睡覺不動時感覺疼痛,醒來動一動疼痛便消失,這時就要懷疑可能是身體免疫疾病引起的關節炎,如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等。


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提醒,睡眠姿勢不對也可能造成肩頸痠痛、疼痛。仰睡時,最好選擇能支撐頸部的枕頭,可以選擇羽毛枕、記憶枕等,但羽毛枕每一年要換一次枕頭,以免羽毛枕經過一段時間被壓壞,無法充分支撐頸部。避免使用過高、過硬的枕頭,免得整晚睡下來,早上起來出現肩頸僵硬、疼痛。


睡覺時也不要捲曲,脊椎長時間歪斜,也容易引起肩頸疼痛。陳弘洲醫師叮嚀,看電視時盡量少攤在沙發上,以免肩頸承受過大壓力

realmanc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王小姐幾乎天天到游泳池報到。不過最近幾天,她卻感到頸部僵硬,而且右手時常麻痺,不易抬起來。



她跑去找醫生求助,才知道因為游自由式,習慣朝同一邊換氣,長時間下來脖子肌肉不協調、壓力增加,導致頸部椎間盤受了傷。脖子立大功



請別忽略你的脖子。脖子雖只佔全身短短一截,卻可稱得上是「第二個大腦」。因為頸椎左右各有兩條頸動脈與脊椎動脈供給腦部血液,而頸椎保護著脊髓,也是大腦中樞神經的延伸。



脖子更負責支撐、控制頭部運動的重責大任,有強勁、靈活的頸椎與肌肉,才能在運動中漂亮、完美的出擊。



1998年足球名將席丹就是靠兩次迅雷不及掩耳的飛身頭球,為法國頂出了有史以來第一次的世界盃冠軍。而高爾夫名將老虎伍茲則剛好相反,因為頸傷,在球賽中途飲恨宣布退賽。



從中醫的觀點來看,頸部健康也影響著經絡氣血的通暢。台北市聯合醫院中醫科醫師黃詩硯說,人體的督脈、膀胱經、小腸經、膽經以及三焦經等5條重要的經絡都從後頸及肩部通過,當經絡無法通暢,其所主的功能也會受到影響。



尤其是督脈,負責將氣送到全身的臟腑器官,若不通暢,臟腑的功能也會受到影響。脖子如此重要,但是對待脖子的方式卻都錯誤。大多數人站立時習慣像烏龜一樣駝著背並把脖子往前伸,雖然感覺很放鬆,實際上是讓頸椎受到更大的拉力。長庚醫院復健科主任周適偉說,最不增加頸部負擔的方式就是抬頭收下巴,讓頭部重心落在身體正中心。



黃詩硯也發現,上班族用電腦時間過長導致頸椎疼痛,造成針灸門診中絡繹不絕。黃詩硯解釋,正常的頸椎是有曲度的,低頭或前傾太久,都會把頸椎曲度拉直而造成疼痛,而外圍的肌肉也會因緊繃而僵硬。





狀況一:手麻、頭痛---可能是脖子受傷了



除了姿勢不良、外傷與頸椎退化,也會連帶引發頸部附近像是肩膀、上臂與肩胛骨等的痠痛。台北榮總復健科主任高崇蘭說,像是斜躺看電視、長時間低頭、久坐前傾或壓力過大時都可能引起。



因為頸部向上承接頭部,並向下連接肩膀、上臂以及整個後背,頸椎一旦被拉扯,周邊的肌肉也都會受到影響。



有的時候,還可能會造成腰痛,因為腰部要去幫忙平衡頸部被拉扯的力量。



出現手麻或頭暈時,也要懷疑是不是脖子惹的禍,年老的人最常發生。因為頸椎退化而導致頸間盤突出或骨刺,一旦壓迫到頸部韌帶跟神經,就有可能引起手麻。



若骨刺壓迫到椎動脈,可能造成暈眩。「不過現在也有年輕化的趨勢,」高崇蘭說,因為電腦的使用,復健門診中已經有愈來愈多年輕患者提前來報到。狀況二:頸因性頭痛、暈眩



黃詩硯提醒長時間工作的人,一定要養成適時放鬆頸部肌肉的習慣,因為頸部太過僵硬的人就可能導致頭暈。人體十二經絡的氣血都上訴於頭面,頸部的僵硬會造成經絡氣血循環不良,而導致暈眩發生。



頸椎的疼痛還可能害你頭痛。國外統計曾發現,疼痛門診中約有20%的人屬於「頸因性頭痛」,疼痛部位常擴及頭、肩、頸、上臂、前額、眼窩,也可能伴隨噁心、吞嚥困難、頭暈、怕光等症狀。



 會發生頸因性頭痛的人,多半來自頸椎長期姿勢不良或者脖子曾遭受外傷,且以中年女性居多。長庚醫院復健科主任周適偉說,這可能是因為頸椎內的神經與頭部、五官的神經十分靠近,彼此相互影響所導致。



 不過,由於台灣分科較細,民眾很自然會依照疼痛的部位去就醫,而跑了眼科、疼痛科、復健科。周適偉提醒,肩頸疼痛時,若伴隨手臂、以及面部五官的疼痛症狀,且止痛藥吃了常無效,就有可能要懷疑是否為頸因性頭痛,並至神經內外科或復健科接受頸部X光檢查。





預防老人跌倒,也要從脖子下手



有些醫師認為,脖子內有許多神經感受器,是各種感覺輸入腦部的重要橋梁,因此脖子也會影響到身體的平衡感。



臨床上也發現,平衡出問題的患者有時候可以透過脖子肌群的放鬆使症狀獲得改善,有的時候也可靠觀察患者走路是否平穩來發現頸椎功能是否正常。



林婆婆平時在鄉下種菜,因為彎腰拔菜常感到手麻,被診斷出有腕隧道症侯群。可是手術後,手麻的問題還是沒有解決。高崇蘭發現婆婆走路有些不穩,覺得奇怪,便請她去做頸部核磁共振檢查,才發現原來手麻是頸椎神經被壓迫到而引起,為她安排開刀。



周適偉也在問診中發現有些病患常有跌倒的問題,進而察覺患者平衡功能較差。經過脖子治療及肌力、柔軟度的訓練後,再測試患者的平衡功能,就會發現有明顯改善。



他建議,如果想要預防老人家跌倒,除了改善家中的擺飾之外,也可以從訓練頸控制能力著手。



只用美麗的項鍊愛護脖子是不夠的,現在就運用中西醫師教你的5式護頸操,適時運動頸部,並放鬆頸椎與頸部肌肉,讓脖子美麗加分。 ◎正確站姿:減少頸部負擔



大多數的人站立時習慣像烏龜一樣駝著背並把脖子往前伸,雖然感覺很放鬆,實際上是讓頸椎受到更大的拉力。



 長庚醫院復健科主任周適偉建議,最不增加頸部負擔的方式就是抬頭收下巴,讓頭部重心落在身體正中心。





◎愛護脖子的5個提醒



●電腦族每小時就要起來活動筋骨。現在就立刻動手設定你的螢幕保護程式,時間一到就強迫自己變換姿勢。使用電腦時,要記得讓螢幕畫面位於眼睛水平以下約12~25度,最低不可超過30度。尤其筆記型電腦螢幕與鍵盤相連,更容易低頭駝背,最好少放在腿上使用,或以書本將電腦墊高。



●正確站姿。抬頭挺胸、收下巴、不駝背,從側面看來頭部不向前超出肩膀



●正確睡姿。枕頭除了要軟硬適中,頸部也要睡在枕頭上,並使額頭與下巴齊高,才能完整支撐頸椎。



●感覺頸部僵硬痠痛、壓力大、長時間戴安全帽或不小心扭到脖子時,千萬不要自己甩脖子。用熱毛巾敷10~20分鐘,就可讓頸部肌肉快速獲得放鬆。



●運動前一定要先做脖子的暖身,尤其游泳、跳舞、羽球、高爾夫等。跳舞若有甩頭的動作,先做完六個方向的伸展後,再輕輕做360度旋轉暖身。搭雲霄飛車時,頭部也要緊貼倚靠椅背,以免頸部甩傷。



●急性落枕或頸部被東西擊到時,最好立刻冰敷10~15分鐘,再用溫水熱敷。無法熱敷交替時,也可持續冰敷。可隨手找塑膠袋或向街上店家要些冰塊與冷水,讓冰袋可隨著頸部形狀伏貼。





◎5式護頸操,讓足球選手也羨慕你



把握休息時間,做做護頸操,鍛鍊肌肉的肌群,也有助於放鬆僵硬的肌肉,使頸部恢復柔軟度,讓全身的經絡痛暢,從此疼痛不上身。



1利用打電腦或看電視的時間,用米袋*放在頭頂上。背脊挺直收下顎,雙眼直視前方,持續20分鐘左右,可以訓練頸部的控制力與肌力。但不適時就應去看醫生。*米袋重量(kg)=體重(kg)×0.03



2開車時,將頭部緊貼椅背頭靠,用脖子的力量向後方頂,可訓練脖子後方的肌肉。也可將上半身打直,雙手交叉放在後腦勺,再將頭向後推。



3坐在椅子上,左手自然垂下抓住椅子維持上半身直立,右手則將頭部輕輕往右肩方向拉,讓左側頸部肌肉感覺被拉緊。停約10秒,再輕輕將面部往右下方轉,再停10秒。之後再換另一邊。



4常做低頭、仰頭、左右側屈、左右轉頭等六個方向伸展,每次約停10~15秒。可適時地以用手輕壓,施加重量。暖身時,不做360度的旋轉,而改用上述六方向的伸展。



5坐著或站著,上身保持正直,用雙手的食指、中指、 無名指指尖相對,按在頸後正中線,手指用力向前按、頭向後仰,也就是相對用力。從上到下依次進行反覆做2~3次,能很快消除長時間低頭造成的頸部僵硬感。按揉風池與天柱兩個穴位,也有助於頸部經絡氣血的暢通。

realmanc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皮膚不緊緻,胸部不堅挺只是地心引力在作祟嗎? 成天缺乏運動,總待在辦公室的你經常感到全身肌肉沒勁兒、酸痛,這完全是工作環境不適導致的嗎? 腹脹、拉肚子,難道是吃了不干淨的東西? 提不起精神,趴在桌子一會兒,睡夢中游盪回來,口水浸濕一大片,果真是工作太勞累嗎? 其實這是你的脾在鬧彆扭了。

你的脾臟健康嗎? 測測就知道



你的脾臟健康嗎 ?

做完這8道簡單的測試題,你就能知道,你的脾臟是不是在“怠工”或者準備“罷工”了!

(1)不管是晚上還是白天,一覺醒來,你的口水總會讓枕巾“濕”身。

(2)肚臍特別容易著涼,一著涼就拉稀。

(3)腹脹,肚子裡面老有氣,要排個氣才舒服! 真是有點尷尬……

(4)總是像吹了氣似的,渾身上下都腫著! 要不你就瘦得像個“柴火妞”。

(5)什麼都沒幹也覺得累,全身沒力氣,哎,真是站著不如坐著,坐著不如躺著。

(6)胃口不佳,吃什麼都不香,根本就沒有吃東西的慾望。

(7)正是亭亭玉立的年紀,但胸部卻有點下垂,而且皮膚變鬆弛了。

(8)大便不成形,如廁後,便池老沖不乾淨。

如果以上回答有5條你會“點頭”,那麼你就要關心你的脾髒了,它正在“消極怠工”,跟你這個“領導”叫板呢,你要反省自己是不是“用工過度”了啊!

  養好脾臟才能身體內外都漂亮

  1、防止胸部下垂,脾臟也要負責

防止胸部下垂

姣好的身材能夠讓女人信心百倍,好身材要什麼樣的條件呢? 挺胸、圓臀、細腰,缺一不可。 但是偏偏胸部有點下垂! 雖然說年齡增長是我們改變不了的誘因,但有些女人並不是到中年才開始乳房下垂,而是很年輕就開始了,特別是在生小孩母乳喂養以後。 其實胸部下垂是因為脾主肌肉的功能弱化了,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脾胃功能出現了問題。 所以,要美,要自信,趕快養脾吧! 做女人,自信“挺”好!

2、面膜失效? 養脾養出緊緻肌膚

面膜失效

20多歲的臉龐與身體,承載的卻是30歲,甚至40歲的皮膚! 皮膚看上去鬆鬆垮垮的,毛孔也粗大,還有痘痘,不管用什麼大牌的緊緻面膜,都徒勞無功! 身邊的人一直在猜測你的年齡,跟你一般大的,有叫你大姐的,有叫你阿姨的! 天哪! 有這麼老嗎? 怎麼回事呢? 皮膚下垂,這也是脾的問題,肌肉的營養是靠脾消化和代謝糧食、水的精華而得到的。 皮膚就像是肌肉的外衣,沒有好的衣服架子,怎麼能撐出好的衣服來呢? 所以,養養脾,才能養出緊緻肌膚來。

  3、月月不痛,月月才輕鬆

趕走痛經

“那個”來了,好痛,好難受,吃藥太苦! 打針對身體不好,而且會有依賴性。 做女人真是麻煩! 有什麼辦法能夠把痛經這個“麻煩精”趕走就好了。 中醫裡講“脾主統血”,女性來月經,血該往下流,這時候脾出問題了,就不往下流了,就會往上走。 而且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症狀,為什麼? 因為這樣就會導致血流不暢,從而引起腹部脹痛的痛經症狀。 只有脾的統攝功能調理好了,血液該往哪流就往哪流,女人才能月月輕鬆!

  4、“環肥燕瘦”不可靠,不胖不瘦才最美麗

不胖不瘦才最美麗

白領女性都追求瘦,一干人等,為了美,豁出去了。 減肥啊減肥,結果減出了大肚腩、粗胳膊、大腿,比楊貴妃還楊貴妃了,悔不當初啊! 白領還想太多,這也想,那也想,思慮比前人復雜多了,結果想成了“趙飛燕”,怎麼吃都瘦,還一身毛病。 “脾在志為思”,思傷脾,過度思慮一定傷脾,就顯出瘦相,整個人就消瘦;如果脾濕太重的話就是虛胖。 其實,不管是環肥還是燕瘦都不可靠,不胖不瘦才是最健康最美麗的。 所以,好好吃糧食吧,還有,保持好心情很重要!

  5、趕走寒邪,遠離美麗殺手糖尿病

暴飲暴食

職業女性都有很多應酬,於公陪客戶、領導,於私陪親朋好友。 常常在應酬中high吃high喝,一頓吃了兩三頓的酒飯,下頓乾脆不吃了。 於是就形成了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喝酒過度的習慣。 工作上、生活上的壓力,也可能給職業女性精神上造成了困擾,又沒有地方傾訴,全憋在肚子裡。 從生理到心理,所有的不規律、不開心都集在一起,就是寒邪。 寒邪多了,人體自救功能就會調集“熱”來對抗,從而造成中焦因寒而化熱的現象。 從中醫講,糖尿病就是中焦化熱導致的,中焦化熱首先傷到的是脾。 糖尿病有幾個明顯的症狀,即多吃、多喝、多尿、消瘦。 這樣,你的皮膚就暗淡了,肌肉也鬆弛了,美麗離你越來越遠……那麼,還是疼惜一下我們的脾臟吧!

  5招養成好“脾”氣

中醫養五臟六腑總結起來只有12個字“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多做運動”,其實就是吃、住、行(運動)。 養脾,這個12字方法也適合。 這個12個字看似簡單,你不一定做得到,不信就看看吧。

  1、食補養脾,不吃貴的只吃對的



食補養脾

假如你的脾罷工了,你該怎麼安撫它呢? 用飲食“賄賂”吧! 給它能夠產生能量的食物吧! 用飲食把它養起來,能達到健脾開胃的目的! 你可不能餓著它,可以給牠吃各種各樣的美味食物,如粳米、糯米、鍋巴、番薯、薏苡仁、飯豇豆、白扁豆、牛肉、牛肚、鯽魚、鱸魚、大棗、蓮子肉、花生、栗子、藕、香菇、高粱、玉米、豇豆、馬鈴薯、芋頭、麵筋、花菜、大白菜、胡蘿蔔、薺萊……你要使出“十八般武藝”,把這些做得色香味俱全,饕餮之後,脾絕對不會再跟你發脾氣了。

  2、左三圈右三圈,運動健脾最健康!



運動健脾最健康

“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早睡早起,咱們來做運動……”運動是萬能的方法! 依靠適當的運動來幫助我們的“脾氣”活動起來,這樣就可以增強脾的運化功能。 像我們這樣的辦公室忙人們可用仰臥起坐的方法,在每天起床和入睡前做20到40次仰臥起坐。 也可以用“摩腹功”按摩,即仰臥於床,以臍為中心,順時針用手掌旋轉按摩約20次。 這小小的運動,對調動“脾氣”可是有很強大的作用呢!

3、刺激脾經,兩種手法任你挑

按摩小腿

從中醫角度來看,一般脾胃功能強的人,站立時腳趾抓地也很牢固,因此,如果你脾胃功能不好,不妨鍛煉鍛煉腳趾。 站立或坐姿,雙腳放平,緊緊地貼著地面,腳趾練習抓地和放鬆,相互交替,這樣能對小腿上的脾經起到很好的緊松刺激作用。

按摩小腿也是一個很好的養脾方法。 小腿集中了脾胃經的不少穴位,比如足三里、陰陵泉。 將小腿從上到下依次按摩,力度以能夠承受為宜,按後覺得舒服就行了,不要在過飽和過餓時按摩,努力堅持每天睡前按摩三次!

  4、食鹽溫脾,時尚又健康

鹽分可調體內元氣

這是一種時髦而健康的溫脾方法,在中醫上,鹽分可調體內元氣,並且有驅寒的作用。 在厚厚的紗布袋內裝上炒熱的食鹽100克,置於臍上三橫指處。 或者你也可以用肉桂粉3克、蓽拔粉10克、高良薑粉10克,裝入袋內,夜間放在臍上。 這兩種方法都可以達到養脾的作用。

  5、讓“脾氣”隨音樂舞動!

讓“脾氣”隨音樂舞動

“脾在志為思”,思慮少了,脾才會舒服,脾舒服了,人也就輕鬆了。 工作累了,生活乏了,你是否覺得了無生趣? 放點自己喜歡的舒緩的音樂,窩在沙發里、躺在床上,隨意聽著,這個時候疲勞是不是消失了? 心情是不是舒暢了? 音樂養身古已有之,或振奮,或安靜,或細水長流,或熱情似火,它能夠放鬆身體細胞,促進脾胃功能。 早餐前,你可以聽一首激昂的曲子;中餐時,你可聽舒緩、讓人心胸開闊的音樂;晚餐,你就來一首輕鬆的輕音樂吧。 當然,自主權在你的手裡哦,只要讓你的“脾氣”隨著音樂舞動就行了。

  Tips:養脾最忌諱的4件事兒

不能喝太多的飲料

 一忌養脾無常。 即養脾不單單只是秋冬的事情,而是應該像吃飯喝水一樣每天都去做。

 二忌冷。 要養脾,就不能喝太多的飲料,特別是冰飲料,不管是涼的飲料還是瓜果,都不能吃,過涼傷脾。

 三忌甜。 我們提倡甜健脾,但過甜則傷脾,甜要有個度。

 四忌多。 吃太撐了容易傷脾胃,所以吃任何東西都應該七八分飽。



.

realmanc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根據統計,背痛是美國民眾就醫排名的第4大原因,也是第3常見開刀原因,根據匹茲堡一家醫院物理治療師表示,其實只要改變生活中坐姿或是習慣,可以讓自己的背部不再承受過多壓力,從簡單的小動作就可讓自己的身體更加健康。

匹茲堡聖克萊爾醫院物理治療師克特琪表示,「匆忙的上班族或是開車時間過久,都容易在背部下方累積過多壓力,導致背痛產生,有些人則習慣坐時身體向後仰,常會造成骨盆前傾,因為長期姿勢不正確將產生背痛。」

另一名醫師費伊則表示,「民眾長期坐在電腦桌前,其實也會影響背部健康,應該常起來走動,讓血液到處流通,同時可減輕過去的背痛。」

根據克特琪指出,民眾的習慣包括女性出門常穿的高跟鞋,或是肩膀背著過重的包包,容易因姿勢不良導致背痛更加嚴重,「因為脊柱一邊承受過多壓力,因此另一邊需更加出力才能達到平衡。」

因此,她建議女性朋友應少穿高跟鞋,或是減輕背包重量,才能改善背痛。

費伊醫師則提醒,家中的床墊若是使用超過10年以上,應該考慮換新,讓身體能得到適當的支撐,至於坐姿醫師建議坐時應屁股應呈90度,膝部也呈90度,以便讓脊椎得到適當的支撐。

克特琪也強調,日常生活的作息或習慣的確可以立即改善背痛,但是如果疼痛持續,則應立即尋求醫師的協助。


realmanc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每天坐著的時間平均達8、9個小時,讀者可檢視一下自己是否覺得下背部疼痛?大腿後側與下半部是否有點發麻?這些症狀很可能就是久坐引起。


美國《商業週刊》報導,流行病學、分子生物學、生物力學與生理學等不同領域所做的最新研究,不約而同獲致一項結論:久坐不動危及健康,即使運動也不能抵銷其負面影響。美國密蘇裏大學微生物學家漢米爾頓(Marc Hamilton)表示,大家必須了解,坐著時的生理作用機轉與走路或運動截然不同,久坐不等同於缺乏運動,因為兩者對身體造成的影響完全不一樣。

坐幾小時好膽固醇下降20%

漢米爾頓表示,如果四處走走,活動到能夠擺出不感到疲累姿勢的肌肉,這些肌肉會釋出豐富的酵素,其中一種酵素「脂蛋白酯」可分解血液中的脂肪和膽固醇,進而把這些脂肪燃燒成能量,並使俗稱壞膽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LDL)轉化成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

可是當坐下時,肌肉是放鬆的,酵素活動量減少90%至95%,結果就是脂肪囤積在血液中,只要坐幾小時,體內的好膽固醇濃度就下降20%。

而且,你現在坐的椅子可能不利健康。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教授柯蘭茲女士解釋,人的脊椎並不適合久坐,當坐著時,脊椎從原本自然的S型變成C型,會影響支撐身體的腹部和背部肌肉組織,並使身體其他部位出問題。

坐姿再完美 背部壓力仍極大

美國紐約知名的西奈山醫學中心脊椎外科共同主任荷契特表示,從核磁振造影(MRI)的影像可以看到,即使採用最完美的坐姿,背部仍承受極大的壓力。

業者宣稱辦公椅坐著不舒服引發背痛,是缺少支撐腰椎的護墊所致。但柯蘭茲說,其實腰椎護墊無濟於事。最好的選擇就是採取類似坐在酒吧高腳椅的單腳站立的姿勢,把身體的重量放在雙腿,不讓脊椎壓迫變形。可以站著工作的辦公桌與休閒躺椅也不錯。

久坐的壞處:

1. 久坐不動的年長者其死亡率是經常走動的銀髮族的1倍。

2. 常看電視和上網的人(久坐者)易罹患高血壓和肥胖,三酸甘油酯和血糖偏高,好膽固醇濃度偏低的機率較大。

realmanc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日美國報導指出,站正坐直不只是平時儀態問題,更關係到個人健康。美國理療師協會發言人Patrice Winter表示,「恰當的體態能讓你看起來瘦十磅」。紐約大學的理療教授Marilyn Moffat則補充說,彎腰駝背者呼吸都不能暢通,兩位理療專家為希望改善體態的女性提供以下五招:

一、照鏡子。經常提醒自己透過照鏡子、或藉著商店玻璃窗或請朋友幫忙從各個角度拍照,審視自己的姿態是否正確。Moffat建議,身材佝僂者可以輕輕收緊下巴和胃部肌肉,然後拉伸脊椎,似乎可以調整半呎,想像一條魚線穿過耳朵、肩、髖、膝、踝關節,對著鏡子反覆練習,逐步恢復挺拔體態。


二、坐得直。常坐辦公室的平時坐姿很重要,常將背部緊靠在椅子上,雙腳平放在地板上,膝蓋和臀部保持同樣寬度,抬頭挺胸,眼睛只需稍稍向下,這意味著電腦屏幕不能放在腿上或太低的桌面。


三、站得正。高跟鞋雖然好看,但長久穿高跟鞋卻不利於維持正確的姿態,芭蕾舞鞋和拖鞋也同樣,因為這種鞋對人體體重支持不足。市面上流行的塑身運動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令女性站得更直,但一些物理治療師、運動科學家及腳科醫生擔心常穿會影響關節和韌帶。Winter說,鞋子最好支撐住足弓部位,腳趾部分夠寬,鞋跟高度不該超過一吋。


四、健身課。參加瑜伽、太極和Feldenkrais等訓練方法都有助改善體態,但不同人適合不同訓練強度的課程,如果有特別需要,可以先向物理治療師諮詢。


五、自我提醒。Moffat建議女性在家用鏡子、汽車儀表盤和電腦屏幕等隨處貼上CISI字條提醒自己,CISI代表「收下巴,縮腹」(Chin In, Stomach In)。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站正坐直 改善體態

realmanch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